
【 News586/記者黃秀卿報導】國慶連假來科博館賞花!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0月10日起將於植物園特展室推出《花舞四季—文心蘭展》,展場以切花巧妙布置成花樹,運用色彩與背景設計,營造出四季不同意境,展現文心蘭全年皆能綻放的多樣風采。觀眾除了看到繽紛多彩的文心蘭,還能深入了解其展業發展、生產規模、切花保鮮、植株與花朵型態等知識,同時欣賞切花與盆花新品種、進一步認識植物品種權概念。
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術副館長徐典裕表示,這次展覽與農業部花卉創新園區研究發展中心攜手合辦,展出近20種文心蘭類盆花及切花品種,且涵蓋5種不同葉系型態。展區中最受矚目的亮點包括花創中心育成的台農4號「白雪」、台農7號「美少女」文心蘭及約15種雜交組合後代,充分展現臺灣在蘭花育種與多樣性上的豐碩成果。
花創中心主任戴廷恩說,文心蘭育種是一件長期奮鬥的工作,由雜交到品種量產上市需耗時15年以上,新品種開發往往趕不上產業流行變化,因此如何縮短育種年限、提升效率,成為了學研單位的重要課題。花創中心自農試所花卉試驗時期起,便投入文心蘭品種選育,致力栽培出適合國內環境的優良品種,截至2025年,花創中心已取得13個新品種權且授權於產業界應用,為文心蘭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科博館植物園研究人員陳盈君博士指出,臺灣擁有多樣的蘭花種類與成熟的育種技術,素有「蘭花王國」之稱。文心蘭育種的種原豐富,具備與近緣屬進行屬間雜交的潛力,展現高度多樣性。但也因為屬間遺傳差異造成的染色體數目或結構不同,在授粉與胚胎發育上經常面臨各種挑戰,顯示育種技術門檻之高。正因育種困難且需長時間投入,「植物品種權制度」在保護研發成果、促進產業永續發展上顯得相當關鍵。若加上花創中心的成果,目前臺灣已有43個文心蘭新品種取得品種權,陸續推向市場,為文心蘭家族帶來更多元的面貌與生命力。
文心蘭又稱「跳舞蘭」,是僅次於蝴蝶蘭的重要蘭花作物,以繽紛多變的花型與花色展現優雅生命力,盛產期集中在春天與秋天,盛花期1到2個月,近年來文心蘭產地有50%以上都集中在臺中后里、新社及大坑等區域,其次為屏東、雲林、嘉義等地。臺灣每年外銷文心蘭切花數量為全球之冠,其中以日本為最大市場,為國內花卉產業創造亮眼成果。
《花舞四季—文心蘭展》10月10日至11月9日在科博館植物園特展室登場,歡迎大家前來欣賞臺灣蘭花產業的精湛成果,感受文心蘭多變的風采與魅力。圖/業者提供
延伸閱讀:【焦點傳媒社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