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特派記者 江傑豪 報導】秋冬將至,又是許多馬拉松活動及比賽開始的季節,尤其近來許多藝人參加路跑活動,亦帶動了慢跑的熱潮。許多人平常鮮少在跑步,但是因為馬拉松活動熱鬧的氣氛或是贈送的小禮物,亦或是親朋好友的邀約而參加。平時沒有訓練,臨時跑超過自己身體所能承受的距離,就容易受傷。其中,膝蓋就是常常產生症狀的位置。
在正常狀況下,髕骨與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,會在膝蓋達成平衡,形成一個軌道,讓膝蓋彎曲及伸直時,髕骨可以順利的滑行。所以當平衡被打破時,髕骨滑行時離開軌道,就容易出現摩擦。最常出問題的組織,就是髕骨外側的髂脛束及內側的股內斜肌。一般是髂脛束過度緊繃,這樣的患者除了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,還容易有髂脛束疼痛症候群;另外就是股內斜肌較為鬆弛無力。這兩個外拉及內推的力量,就會讓髕骨在滑行的時候偏向外側,久而久之產生疼痛。
黃仁華醫師亦提到,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一般常出現在較年輕的族群,尤其是常常運動的人口,舉凡跑步、籃球、足球、排球、桌球、跳高……需要頻繁使用下肢的運動,都很常出現。表現的症狀就是膝蓋前側疼痛,膝蓋彎曲的時候出現聲響,上下樓梯及蹲下的過程中特別疼痛。診斷可以依據理學檢查及X光檢查,但同時要排除其他膝部的韌帶、滑液囊疾病或退化性疾病。在治療部份,休息及口服藥物可以減緩疼痛,一些深層的熱療及電療也可以改善症狀。特別需要加強的部份在於,日後的運動習慣改善。除了原本的運動活動,還要認真加上大腿外側闊筋膜張肌及髂脛束的伸展,以及內側股內斜肌肌力訓練。大腿外側除了伸展,還可以使用泡棉滾筒來做按摩,效果更好。而大腿內側的肌力訓練,可以用抬小腿、靠牆深蹲、或是大腿夾球的方式來做。
黃仁華醫師提醒常常運動的朋友們,應該要在運動前後,多多拉筋伸展。如果運動後出現膝蓋疼痛的情況,前兩、三天可以先給予冰敷及休息。但是如果沒有改善,則需要就醫尋求協助,看看是否有膝部的肌腱、韌帶、滑液囊受傷,或是本次提到的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。在急性期儘早處理,可以避免其發展為慢性疼痛。
圖片來源: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