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特派記者 玉女 報導】隨者家庭結構的改變,年幼的子女不是托嬰照顧就是由祖父母代為扶養,祖父母在家庭中的功能日益顯著,成為家庭倫理中不可忽視的一環。然而每年到了「母親節」、「父親節」子女都不忘感謝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,卻忘卻對祖父母的感謝,彰基社區健康促進中心舉辦『溫馨祖孫情‧感謝與感恩』活動,期望喚起民眾重視長者存在的價值,讓祖孫活動中可增進彼此的情感,學習祖父母的經驗與智慧,彰顯祖父母對家庭社會的貢獻與重要性,鼓勵年輕世代更樂於接近長者。
彰基社區健康促進中心督導長黃素猜護理師表示,台灣社會結構的改變,小家庭生活取代了傳統的大家庭生活模式,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的小家庭生活模式,祖父母與子孫並非全然同住在一起,祖孫關係也因而日漸疏遠,彰基社區健康促進中心希望藉由祖父母節的推動,不但提升年輕子孫對家族年老長輩的敬重,進而發揮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』的精神。
當天活動的設計,藉由一開始的帶動跳舞動,增進祖孫的互動情誼,炒熱現場氣氛,更推廣彰基的洗腳精神,讓孫子藉由洗腳的親身體驗,來詮譯為祖父母服務的本質和精神,每位被洗腳的長輩,臉上洋溢著很高興、很滿足、很幸福的歡愉,現場使用拍立得照相,用畫面紀錄祖孫洗腳情的當下畫面。相框筆筒DIY製作活動,讓祖孫享受共同攜手完成目標的樂趣外,並將拍立得的照片放置其中,更加增添筆筒的意義及意境,祖孫在這樣一連串的活動中,達到親子間立一個美好的跨世代互動關係。
圖片來源:彰基社區健康促進中心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