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News586/記者侯姵伃報導】
農曆七月中元,傳統普渡習俗正值高峰。今日上午,創世基金會嘉義院與白沙屯媽祖再度攜手,推出聯名公益商品「中元植福箱」,希望在這個講究普渡與祈福的時節,為嘉義新院的籌建添上一份社會溫度。活動現場,孩得堡幼兒園的小朋友以歌聲和舞蹈揭幕,純真童音與活潑舞步,讓沉重的募款議題多了一絲溫柔。嘉義院院長蕭伃雯帶著孩子們一同將粉紅色的「植福箱」一箱箱搬運、堆疊,拼成一棟「大房子」。她說:「救一個植物人,等於救一個家庭。這座房子不只是一棟建築,更是無數家庭的希望。」
今年的「中元植福箱」以Q版媽祖與亮眼粉紅外盒設計,內含七款暢銷零食餅乾,並附上一支經白沙屯媽祖加持的「金湯匙」,寓意「經常進財、福澤延綿」。每箱售價600元,既能作為普渡供品祈求平安,也能為植物人安養經費與嘉義新院建設挹注資源,一舉兩得。以「節慶商品」轉化為集體行動,蕭伃雯強調,孩童象徵未來,而當社會大眾一同購買植福箱、投入資助時,就是在「以愛築家」,把每一份善意化作嘉義新院的一塊磚瓦。
在喜氣洋洋的活動背後,卻是嚴峻的現實。股災、國際關稅調整與天災接連衝擊,讓公益募款雪上加霜。根據基金會數據,嘉義院今年至今的募款金額,與去年同期相比已衰退近250萬元。嘉義院長年滿床,候床人數持續增加,新院籌建成為迫切需求。規劃中的嘉義新院將提供90張床位,專為清寒植物人家庭提供長期照護。目前工程已完成俗稱「出土面」的一樓地板灌漿,是建築上的重要里程碑。但截至目前,整體建院經費僅募得約一成,資金缺口仍十分龐大。
在台灣,植物人家庭往往因長期照護而陷入困境。創世基金會提出的理念是:「安養一位植物人,安穩一個家庭,安和一個社會。」換言之,這不只是單一機構的需求,而是社會安全網的一環。透過「中元植福箱」,大眾有了具體的參與方式:每一份購買,都是對植物人家庭的陪伴;每一份支持,都是新院磚瓦的一部分。蕭伃雯感性地說:「嘉義新院的興建,承載的不只是建築,而是無數家庭的希望。」
中元普渡講究「敬天謝地、普渡眾生」。今年的「植福箱」,則讓傳統文化多了一層社會意義。它提醒人們,祈求平安之際,也能為弱勢群體築起安穩的庇護所。創世基金會誠摯邀請民眾響應,不論是透過購買「中元植福箱」,或直接捐助新院建設,皆能讓愛心持續傳遞。